從Ikea帶回幾樣東西

其中一件是克林姆(Gustav Klimt)的複製畫

--Three Ages of Women (1905)

(下圖是原畫圖片)




和一般複製海報不一樣

這幅複製畫是將原畫輸出列印在帆布上

經處理後裝定在木框上

看上去質感可以算是精緻

 

這幅畫描繪了三位不同年紀的女性

分別是嬰兒, 少婦, 和老人

其中嬰兒依偎在少婦懷中安穩地睡著

少婦好似剛剛哄完嬰孩入睡

自己也輕輕閉上眼

將臉頰貼在嬰孩頭上

四周綻放各式各樣鮮豔的花


一旁, 一個佝僂的身影

小腹突出, 垂下的一手滿是青筋皺摺

長髮順著低下的頭掩住大部分的面龐

另一手則捂著雙眼

不知是不是正在哭泣


在這裡, 我並不對畫家本人的心態和想法

做任何設想. 只是

身為一位觀者, 仍不免覺得

雖然畫家畫出了能夠流傳千古的偉大作品

可是心量, 卻仍然無法包容生命的一切. 試想

若那位老婦人轉過身

坦然面迎大家. 仰著面

讓朝晨的陽光輕落在安詳微笑的臉龐上

雙眼輕閉, 雙臂張開

像是要擁抱身前的兩個身影

又像是準備迎接來自畫面外我們所不能見的事物

似乎對一切都已經很滿足了

這整個生命的歷程

是不是更加美好, 圓滿. 同時

也更多一點對生命的悲憫?


當然, 想動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並不在於畫家與我對生命的觀感和態度有所不同

而是, 很有趣地

不管是這幅複製畫, 還是我從法國帶回來的克林姆畫作桌曆

遇上這幅畫時, 都以極類似的手法

將畫面框在少婦與嬰兒的臉部

其餘則全部刪去. 所以

若有人第一次經由這些圖而認識這幅畫, 一定會很納悶

為什麼畫家要將之命名為Three Ages of Women?

 

這麼重新構圖, 雖有一定程度上的商業考量

但更追根究底, 便不難發現

它直接暴露出一個存在人性中的普遍心態

說好聽點, 將畫面留在少婦與嬰孩

是保留住最美麗的時刻. 直接點

其實這只不過在逃避一個誰也無法逃避的現實


我想

若只懂讚揚花開, 卻無法同樣欣賞花謝的人

頂多只像帶著相機匆匆一瞥便離去的觀光客一樣

對於美, 他所了解到的

僅限於肉眼所見的外相

而非美在生命這個層次的意義. 遺憾的是

花謝, 也許只需一個雨夜. 而人

卻要用半生, 甚至更長的時間

在凋零


於是, 當雙眼可見的美好

一點一滴逝去, 不復存在

而人們卻只能因此任痛苦

在心中越來越糾葛


那位掩面哭泣的老婦, 原來不是別人

而正是我們自己

的心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rlan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