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talghia(鄉愁)
導演:Andrei Arsenevich Tarkovsky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俄羅斯

對才開始接觸藝術電影的我來說
這部片,實在是枯燥不之所以然到了極點
開播大概10分鐘我就開始精神不繼
接下來大概2小時的時間一直時睡時醒
反正睜眼閉眼都是看不懂
最後乾脆大方睡下去
直至片尾睡飽了才認真看了一小段
看慣好萊塢商業片聲光效果
對片中導演運鏡之慢配樂之緩劇情之零碎實在無法適應
但畫面真的很美很美,每個鏡頭都像是費盡巧思才構築出的畫作
這類型的電影還真是不能只看一次
看完後一定要做功課,然後才能消化吸收
第一次看完沒有特別感覺
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越來越印象深刻
尤其看完解說,更能了解導演需望傳達的想法與美學
莊普還說他看了大概三四十遍了這部片...=____=
我還要找機會再看第二次呢...!

不過這次打瞌睡可是一睡出名啦
還以為絕對不只我撐不下去
沒想到所有人只有我在點頭
剛巧又坐在第一排
從此成了大家對我的第一印象啊啊啊~~~

基本上這部片應該是在去年11月左右看的
功課到現在補作嗯嗯嗯...
後來因為天冷又懶就都沒去
但今年決定每個禮拜都要去啦
一定要堅持到底

************************************************************

塔可夫斯基談"鄉愁"

我對情節的發展、事件的串連並沒有輿趣--我覺得我的電影一部比
一部不需情節。我一直都對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感輿趣;對我而言,
深入探索透露主角生活態度的心理現象,探索其心靈世界所奠基的
文學和文化傳統,遠比設計情節來得自然。

男主角哥查可夫是位詩人。他來到義大利以蒐集關於俄國農奴作曲
家貝流佐夫斯基(Beryozovsky)的資料,打算根據其生平撰寫歌
劇腳本。貝流佐夫斯基是位歷史人物。他的地主見他所展露的音樂
才華,將他送到義大利去進修;他在義大利待了評多年,舉辦多場
音樂會,頗受讚賞。不過到頭來,他無疑是受到相同的、不可避免
的俄羅斯鄉愁的驅使,終於決定回到農奴制度的俄國,不久即懸樑
自盡。當然此一作家的故事係刻意安插在影片裡,以便闡釋哥查可
夫自身的處境,以及我們所見他的情況;他強烈地意識到作為一個
局外人,只能在某種距離之外觀看別人的生活,使他被過往的種種
回想,被那些親愛的人的容顏擊垮;這一切連同家鄉的聲響和氣味
都襲擊著他的記憶。

基本上,我希望《鄉愁》裡沒有任何不相關或附帶的事物,以免阻
礙了我的主要目標:描繪一個人處於一種與世界、與自己深切疏離
的境況,無法在現實和他所渴望的和諧中找到平衝,由於遠走他鄉
以及世人對於完整存在的思慕,使他陷入一種鄉愁的狀態中。

在我離家一些時日之後我自己也經歷過同樣的感受:當我遭逢另一
個世界和另一個文化,並開始對它們有所耽迷時,我開始感到煩躁
不安,隱隱約約卻又無法治癒-彷彿單戀,彷彿是試著要攫握住無
限,或者硬要將互不相容者湊合起來那種死心斷念之癥兆;這適足
以提醒大家我們在地球上的經驗總是多麼有限,多麼短暫,警告他
們今生今世早已命定的層層限制,並非外在的環境使然(這樣就太
容易處理了!)而是因於我們自身內在的「禁忌」。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l932年4月4日生於伏爾加河畔的札弗洛塞鎮
。他的雙親都出身莫斯科文學院。母親瑪雅‧伊凡諾芙娜是一位出
色的演員,曾在他的電影裡演出;父親亞森尼‧塔可夫斯基是位著
名的詩人、翻譯家,其詩作屢屢被引用於他的電影中。塔可夫斯基
誕生的村落已然不復存在,附近興建的水壩早已使得整個村莊淹沒
水裡。不過塔可夫斯基幼年生活的環境和影像仍深深烙印在他腦海
裡,對他的作品有著深遠的影響。

1935年,塔可夫斯基舉家遷居莫斯科附近,他雙親的關係開始緊張
、惡化,終致仳離,父親棄他們而去。安德烈和他妹妹便在母親和
祖母的照料下成長。1939年,塔可夫斯基在莫斯科唸小學,未幾,
因二次世界大戰撤避到伏爾加河畔鄉間的親戚家裡。安德烈的父親
於戰時志願從,並斷了條腿。他們一家於1943年搬回莫斯科,塔可
夫斯基的母親在一家印刷廠當校對。戰爭對童年的塔可夫斯基有著
二層意義:存活的問題和父親自前線返鄉;只是亞森尼‧塔可夫斯
基並未回歸這個家庭。

塔可夫斯基的母親一直希望他朝藝術方面發展。因於她對藝術的信
仰,塔可夫斯基曾先後就讀於音樂學校和美術學校;我們很難想像
,如果不曾接受音樂、美術方面的訓練,塔可夫斯基導演的電影會
是什麼模樣。1951年,塔可夫斯基又進入東方語文學院,後來卻
因運動傷害而輟學,乃隨一個地理研究小組遠征西伯利亞。在那近
一年期間,塔可夫斯基晝了一系列素描和速寫。1954年自西伯利亞
返回,申請進入蘇聯電影學院,師事米凱爾‧羅姆。

1960年,塔可夫斯基自電影學院畢業,他和同學康查洛夫斯基合導
的畢業作《壓路機與小提琴》一舉贏得紐約學生影展的首獎。1962
年,他和攝影師尤索夫開始長期合作的第一部作品《伊凡的少年時
代》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本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戰在前線擔任俄軍
偵哨的孤兒少年,劇情不脫傳統模式,但在表現的形式上,對於戰
爭的恐怖,已然有了超現實的、前衛的取向。

塔可夫斯基的第二部劇情長片,係由康查洛夫斯基編劇的《安德烈
‧盧布烈夫》,刻畫十五世紀俄羅斯聖像畫家盧布烈夫的一生。他
以不甚連貫的段落,構築出畫家所遭逢的外在折磨與內在掙扎,以
象徵俄羅斯野蠻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衝突。蘇聯當局認為本片對中世
紀俄羅斯歷史作了不實的呈現而將之禁映多年;儘管如此,本片經
過修剪後的版本仍獲得1969年坎城影展的國際影評人獎。

改編自波蘭科幻小說家列姆的《飛向太空》是塔可夫斯基的第三部
劇情長片。這部形而上的科幻電影被譽為「蘇聯的《二○○一年太空
漫遊》」,並獲1972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這部片子在蘇聯國
內並未遭受波折,但塔可夫斯基自己則對之十分下滿意,甚至不太
願意多談。接下來1974年的自傳電影《鏡子》,卻因為錯綜複雜的
結構和寓意深遠的風格,在國內飽受抨擊,延宕到1980年才得以發
行海外。1976年,塔可夫斯基導演了舞台劇《哈姆雷特》,極受肯
定。1979年完成的《潛行者》攝於愛沙尼亞,許多歐洲影評人將這
部複雜的寓言電影詮釋為導演對蘇聯政府壓制思想自由的控訴。至
此,塔可夫斯基已奠立了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論者咸認為他是蘇
聯最不墨守成規的導演,同時他也成為當局核准赴國外拍片的少數
蘇聯導演之一。

1982年,塔可夫斯基赴義大利拍攝由義、法、俄三國合資的電影
《鄉愁》。《鄉愁》的編劇是常與安東奧尼、法蘭契斯哥‧羅西合
作的東尼塔。蓋拉,敘述一位俄國教授在義大利與美麗的女通譯、
癲狂的多明尼哥間微妙的關係,以及置身異國他鄉時記憶、夢幻和
心理戰。《鄉愁》可能是塔可夫斯基最神秘、難懂的電影,獲1983
年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獎,並與布烈松的《錢》同獲最佳導演獎。
1983年,他在倫敦執導穆索斯基的歌劇《波里斯‧哥德諾夫》。塔
可夫斯基的最後一部電影《犧牲》,於1986年攝製完成,由世界頂
尖的懾影師史文‧尼克維斯特掌鏡。本片藉由生活在波羅的海一孤
島上的一群人,呈現人類面臨毀滅性的威脅時的恐懼和希望、犧牲
和救贖。本片獲獎無數,僅在坎城影展獲五個獎項。

塔可夫斯基在拍懾《犧牲》時,己知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在
《犧牲》片中,他透過亞歷山大告訴我們:「沒有死亡,只有對死
亡的恐懼。」1986年2月28/29日,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巴黎,
享年五十四歲。

文章取自
http://arts.nthu.edu.tw/NewWww/Exhibition/1996-03-14/tarkovsky/frame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rlan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