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人看紐約,看到的是世界之都的絢麗奪目,富裕、文化、影響力俱在,哪有缺憾?
但對紐約人來說,百餘年來有個擱在心裡、聽起來似瘋又真的「想像」,三不五時搔逗著
紐約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的癢處。

       這個想像,是「分離」:建立獨立的紐約國,不然至少也要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

       說這是「想像」,代表紐約人都知道分離運動不切實際,但紐約人卻不認為這是腦袋
壞掉的瘋事,一旦講起如何獨立、怎樣建國,他們可是頭頭是道。

       紐約分離運動始於18世紀末,兩百多年來是否獨立建國或成州的辯論,都圍繞在紐約
市與紐約州的發展不均衡,從而產生的政治與經濟問題。

       紐約市的地理位置控制了從大西洋進出東北各州甚至內陸的貿易管道,19世紀中期一
位紐約市長伍德就曾鼓吹紐約獨立成為城市國家,並靠徵收棉花進口稅作為政府預算。

       此後一百多年來,得天獨厚的紐約市成為世界之都,經濟與政治影響力加乘的結果,
是紐約市除了「紐約」二字外,與紐約州幾乎毫無關係。但另一方面,紐約市諸多行政措
施施行與否,卻需要州議會同意,這種經濟實力與政治權力不平等的情形,讓紐約人更覺
氣結。

       紐約市長彭博今年初在紐約州議會作證時,嚴詞批評州政府每年利用紐約市提供的各
種服務與金錢,遠超過紐約市從州庫拿到的錢,短差至少110億美金(約 3520億台幣),
曾經在2003年於州政府提案要求紐約市脫離紐約州的市議員維農表示,「如果不跟紐約州
切斷關係,請告訴我,還有什麼辦法不讓州政府拿百給一?」

       此外,在文化上,紐約也獨樹一幟。伍迪‧艾倫在電影「安妮霍爾」中的一段台詞最
能形容紐約的獨特:「你還不明白嗎?出了紐約,每一個人都把我們當成是左派、共產黨
、猶太人、搞同性戀的色情狂,我自己有時候也會認為我們就是這回事,而我就住在紐約
。」

       紐約歷史上自然也不乏知識分子呼籲建國或脫離紐約州。

       1969年著名作家諾曼‧梅勒出馬競選紐約市長,他的主要政見就是將紐約市改制為第
51州,因為紐約必須能財政自主,而他主張新的州名就叫做「紐約」,至於那個被紐約拋
棄的舊紐約州,則應該改名成「水牛」州。

       不久前,另一位紐約著名作家保羅‧奧斯特在新作「暗黑之人」中藉虛構人物之口討
論了紐約市獨立的議題;奧斯特接受「紐約雜誌」訪問時說,「如果紐約市脫離美國,接
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知道也許機會不大,但我對紐約市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市國家,我
可是樂觀其成。」

       紐約市幾乎具備了成為國家的所有條件:每年總預算592億美元(約台幣一兆九千億,
比中華民國97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還多3000億。紐約市警察局就是現成的軍隊。講外交,
紐約市長一直都是全世界唯一可以與元首平起平坐的市長;當然,位於曼哈坦的聯合國總
部,更是將來「紐約國」的重要外交資產。

       在基礎建設方面,紐約市百餘年前就開發了自有水源地;自給自足發電率也達到80%
。此外,「紐約國」成立後,華爾街依然會向全世界提供無與倫比的金融服務,成為紐約
國重要收益;畢竟華爾街是資本主義象徵。

       雖然獨立條件俱在,但想像畢竟是想像,現實上終究於事無補。 



  ********************************************



  本文轉錄自 world.aol.tw/defaultdetail.jsp?keyid=69832990562271303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rlan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