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時事業未起步
股市大跌沒股票
油價大漲沒汽車
沒電視不受外界干擾
想看山看水看夕陽
隨時搭地鐵就到
這種老天賞賜的清靜悠閒
還真是怎樣都求不到
前篇花了很多時間, 讀了許多資料
用盡量簡單易懂的方式, 闡述關於資金如何誕生與運作
目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對"錢"這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
多一分認識與了解
即使大家天天接觸錢的機會多到不行
可是又有幾個人真正明瞭自己手中那張紙或幾個圓形金屬代表的意義?
而且不只是經濟上的, 還包含社會學心理學甚至哲學上的意義?
我想大多數人擁有的認知都僅是片斷的
其餘不是一片茫然, 就都是自己的想像
在所知有限的情形下, 人們通常會採取兩種行動
一過於樂觀而使人一昧盲目追求
二對未知的恐懼讓人避而遠之
就大多數事物而言都是屬於後者的情形
惟獨在錢這上面很有趣地是屬於前者
但不論是迷戀它所代表或可換取的物質生活, 身分地位與社會認同
或者害怕它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對之深痛惡絕
都不是健全正確的知見. 唯有對錢的真實面貌多一分真實了解
才能幫助我們用多一分理性
來看待面對它
若將人的一生當成是蓋房子
不管在最終離開前, 你預計要建造的
是一間小茅屋, 幾棟石房或巍峨高樓
有一件最基本最重要, 卻又無法讓人立即見到成果的苦差事
必須要在開工前完成
那就是慎選地基
這件事在現實世界裡, 我想只要是有良心的建商
都絕對不敢輕忽, 因為它不旦會直接影響接下來工程的成敗
更直接關係著人們的性命安全. 可是
當我們著手開始建設自己的人生時
有多少人曾低下頭好好檢視, 究竟是將要這一生的幸福快樂與安全感
建立在怎樣的一個基礎上?
還是想都沒想, 站在哪裡就從哪開始
或是大家都說海邊好全往海邊跑去
所以自己也跟去?
很多人將金錢視為快樂與安全感的來源
甚至是一項成就
確實,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眾人這方面的心理需求
但在明瞭廣義金錢原本的真實面目
其實只是存在眾人心中共同的信心
又在歷經這幾次金融風暴後
(我今年29歲, 相信在這個年齡層附近的人
對台灣經濟的突然衰退一定都至少有兩次鮮明記憶
一是國小國中時的股市大跌, 二是現在的次貸風暴
亞洲金融危機那次台灣受影響較小不列入
但平均來算, 自我出生那年經濟起飛後, 是10年一次)
是不是應該開始至少有點了解
錢這東西固然美麗迷人
但本質上卻既不安定又無從掌握
一般人因為處在資訊不對稱的劣勢中
通常都是受害最深的一群
不過既使專業聰明絕頂像美林, 高盛, 摩根史坦利這些投資銀行
財力雄厚如AIG, ING這樣的大集團
甚至規模大至一國如冰島
又豈能倖免於難?
全都被自己的貪念耍得團團轉
在這種情況下
若還是一廂情願, 想把自己人生的價值, 意義和目的
建構寄託在如此不穩定的身外物上
無疑是在沙灘上建房子
只要哪天風浪大了些
就可以一舉把我們辛苦建立的一切打成烏有
這樣的人生, 絕對會是悲觀, 痛苦, 不安且動盪的
因為我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永遠會跟隨著景氣循環
不斷破滅, 破滅, 再破滅
經濟學開宗明義一個大前提
假設這世界上資源有限, 而人的欲望無窮
接下來所有學問都是依據這個假設發展得出
因此簡言之, 經濟學是門專門探討如何分配資源的方法論
影響20世紀甚大的共產主義, 便是為了解決在資源有限卻又分配不均的情況下
如何使每個人都得到平等的最大利益而誕生
但我們都知道這個方法最終以慘痛的失敗收場
因為它忽略了前述假設的後半部 -- 人的欲望無窮
工業革命後時至今日一百多年, 我們都明白
人類目前沒有能力解決資源有限這個問題
也許新的能源革命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但想徹底解決它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們都弄錯了方向
以為不斷向外開發新的資源(依目前情況其實是搶奪剝削比較多)便可以讓人過著更美好的生活
殊不知這麼做只是用雙手填無底洞
哪天自己被吞掉了都渾然不覺
我們真正應該進行的方向, 不是向外
無止無盡地拓展搶奪
而是要向內, 改造自己慾望無窮的心
怎麼改造? 徹底重新認識自己
這種認識是真正的認識, 要有絕大勇氣
破除所有自己為自己所做的包裝, 所找來的種種藉口
所不願面對的種種醜惡, 所在意的他人眼光評價
所不願放下難以放下的一切
直到不斷深入直到人性最根本層面後
這時便能找到生命的意義
了解自己, 便能明瞭生命的意義
自己存在的價值, 該前進的方向
與能真正建立生命信心的所在
屆時, 即便只是自己一人
也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世界
精神上的自給自足與滿足帶來源源不絕的喜樂與平靜
由自身建立起的信心讓人不再不安, 不再恐懼不再寂寞
你能越來越有能力掌握自己, 包含所有情緒所有心中的想法念頭
而不是讓慾望支配自己
也因此讓你能真正去體諒, 包容, 寬恕眾人的苦處
這時你會發現, 原來
自己真正需要的
其實也不過是那麼一點點
原來不順隨慾望行事
可以獲得更大的快樂與自在
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向內, 而非向外
向外一定造成爭執對立
今天既然我們有幸生為極少數可以不愁吃穿不必擔心生命遭受威脅的一群
我們便有責任努力提昇自己
接下來的這世紀是反思提昇與自我約束的時代
就從自己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