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家
先恭喜即將畢業的各位, 終於通過論文與畢製的考驗, 以及最後一個月的種種磨難, 得以逃離學校那鳥籠蒸鍋般的小教室,
準備在外面有陽光的世界一展長才, 為自己人生的下一階段全力衝刺! 至於選擇延畢的各位, 不需要黯然地感到自己好像落人一截,
因為你們的抉擇讓你們避開了求職市場上最不景氣的一段黑暗, 從明年出發, 你們絕對會擁有比現在更多更好的機會, 與更少的挫折和障礙!
準備升二年級的學弟妹們, 這封信就先留著吧, 終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的.
在大蘋果裡打滾一年, 雖然現在仍沒混出個什麼名堂, 也依舊為了生活努力掙扎, 但收穫總是有的, 所以想與大家分享一下這些經驗與資訊,
讓你們對接下來要面對的世界, 與未來該走的方向, 有一點概略了解, 也希望你們能立足在這個小小基礎上, 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摸索與徒勞.
概況
首先, 我想先從大環境講起. 相信每個人對於現在的經濟不景氣, 一定一點都不感到陌生, 但實際情況壞到什麼程度, 不親身體驗還是無法了解.
所以這裡我就舉個數字的例子來跟大家說明. 我們知道H1b是美國移民局發給外籍專業人士的工作居留簽證, 它每年都有一定限額, 總共八萬五千份,
其中兩萬個特別保留名額是專門開放給在美國取得碩士以上學位者申請. 過往只要四月一號開始收件, 不用等到截止日, 申請數就額滿爆炸,
以去年(2008/4)為例, 光微軟及英特爾這些大公司的遞件總數, 就超過16萬. 但是今年, 截止日早過了,
也才收到約三萬兩千五百份申請書, 於是移民局決定持續接受申請, 直到額滿為止, 大家不用再玩驚心動魄的抽獎遊戲.
真是個好消息...是嗎?? 其實這個現象直直接接反映出就業市場的死寂, 企業凍結人事不僱用新人, 或者即使要招募新人, 也是美國人優先, 對於才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 尤其是外國人來說, 情況就更為不利, 因為除了前述因素外, 你們的潛在競爭者, 還包含了鄰近各州的畢業生(大家一定想像不到有多少人會跑到紐約來找機會, 就是那麼多), 像我這種畢業一年有過實務經驗的待業者, 以及那些在裁員潮中被辭退的職場中堅.
但永遠不用悲觀, 也沒什麼好擔心害怕的, 去年和我同時畢業的許多同學與學長姐都已經擁有不錯的正職工作. 機會永遠都在, 時時準備好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好, 這些都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早點遇上還可早點開始歷事鍊心, 從谷底起步代表將來只會越來越好, 全都是好事!
專長方面, 最容易找事的, 一是網頁設計二是Flash, 接下來3D動畫和motion graphics大概差不多, video editig相較下比較少看到機會.
工作身分
相信大家都已經申請了OPT, 若有照規定在四月初就寄出申請, 約在六月中左右就可以收到EAD card, 到時沒SSN的人就可去申請, 並開始合法工作. 新OPT的相關規定, 我就不在這裡贅述, 記得該對ISO(International Student Office)回報時有確實回報就好, 我們學校的ISO是很負責又可信賴的, 有什麼問題儘管去問, 一定都能得到很好的答覆與幫助.
若有計畫長期留在美國發展, 簽證問題絕對是第一個要解決的目標. 目前可供我們選擇的, 主要有H1b, O1與OPT Extension, 三者的性質相去甚大, 申請方式與規則都不相同, 大家要先對它們有初步認識, 再考量自身情況, 來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簽證.
H1b: 一簽三年, 到期可以再延一次三年, 總共六年, 申請費用規費加上律師費約三千元以上, 每年4/1接受申請10/1生效, 有名額限制, 一種跟工作緊緊相連的簽證, 若失業或被裁員便立即失效成非法居留, 沒有緩衝期, 可以轉申請EB2綠卡. 其他相關資訊可以參考這幾段短片: http://client.sina.com/lawofficejeand/index.html.
O1: 傑出外國人才簽證, 或通稱藝術家簽證, 第一簽兩到三年不等, 之後可以無限次延長, 申請費用規費加上律師費同樣約三千元以上, 申請時必須提出相關佐證證明自己在相關領域具有出類拔萃的能力與成就.
O2: 一種依附於O1簽證下的工作簽證, O2簽證的申請者必須在體育, 藝術, 或影像工業的專業領域裡成為O1簽證持有人的協助者. 也就是說, 若有一人取得O1簽證, 那他就可以造福身邊的人群, 創造出理論上無數個O2簽證申請機會. 申請費用規費加上律師費也是三千元以上.
OPT extension: 取得STEM學位的人才擁有的特權, 延長時間為17個月, 費用340元, 雇主需加入E-Verify. 這是我目前在辦的簽證, 因為考量到價錢最便宜, 而我的目標是O1, 這樣還可以多17個月的時間來累積資歷, 同時在OPT期間我們持有的簽證仍然是F1學生簽證, 稅級非常低, 可以說是目前不景氣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只要在原有的OPT到期前寄出申請即可(USCIS Vermont Service Center必須在你的OPT失效日前收到申請文件), 在收到新的EAD card前依法一樣可以照常工作, 只是不能出入境. 記得ISO需要五個工作天的時間幫你申請新的I-20然後你才能寄出申請到USCIS, 時間不要抓的太緊.
OPT的持有人能自由出入境美國, 只要是在EAD card的有效時間內, 並且是在被雇用的情況下. 要離境記得也要先跟ISO報備並在I-20上拿到簽名.
另外, 與美國人結婚也是一項又快又好的辦法, 但請切記, 你要結婚的對象, 是那個人, 而不是那張塑膠卡. 若只是為了身份結婚, 將來一定會後悔. 此外ISO會在每年的九月十月間請律師來為國際學生演講有關簽證的事, 記得有空一定要去聽.
Cover letter & Resume
在畢業後至OPT開始前這段約2個月的空檔, 除了大玩特玩, 好好將緊繃的身心徹底放鬆外, 也要利用時間開始做求職準備, 別忘記OPT可不允許大家無所事事太久.
跟在台灣求職不同, 我們找工作不需要寫自傳貼照片, 美國人對你的身家外貌沒興趣. 但需要另一樣東西, 也就是Cover letter, 簡單講就是自我推薦信, 在信裡要做簡短的自我介紹, 描述自己的能力與成就, 及可以給予公司的貢獻. 關於Cover letter與Resume的寫作指導與範例網路上一大堆, 我在這邊就只舉一個網站的教學給大家參考: http://www.alumnicentral.com/CCNEngine/ABHome.CFM . 這個叫College Central的求職網站上有SVA的專區, 需要註冊才能瀏覽, 大家可以先去SVA career development department的網頁上找註冊方法.
但因為那個網站上的Resume教學主要是以一般科系為主, 我們藝術類的比較特殊, 所以我列舉一下自己Resume裡有用到的分類讓大家參考. 除了一開頭的個人基本資訊外, 我接下來依序寫的是: 1. Objective: 想要找怎樣的職務. 2. Education: 畢業學校與取得學位. 3. Work Experience: 工作經歷, 對才剛畢業的新鮮人來說, 覺得有幫助的有相關的就放上來充版面吧. 4. Selected Group (or individual) Exhibition: 有參展的話就寫在這裡. 4. Screening & Review: 作品有在哪裡公開放映與被書籍雜誌介紹寫在這. 5. Computer Skills: 會的全寫上去, office也算. 6. Equipment Skills: 會什麼設備的全寫上來. 最後若作品有得獎, 還可以放個Award來特述. 在學校得過什麼特殊榮譽, 則列在Honors下.
記得幾個原則, 簡短, 正面, 清楚具體, 兩份文件都不要超過一頁(不過剛開始想超過也難), 若超過就把比較不重要的刪去, 只留下精華, 然後特別檢查有無拼字或文法錯誤. 至於References, 公司有要求再附上, 目前我幾乎完全沒見過有要求這項資訊的.
Demo Reel
這也是必要的準備項目, 沒有固定格式, 可以依自己作品風格來剪接, 一個大原則: 挑最好的出來! 寧願量少質精, 也不要讓人覺得是在濫竽充數硬湊, 浪費觀看者的時間. 多才多藝雖是件好事, 但在demo reel裡最好能表現出一個統一的風格與自己特色, 然後不斷重複強調這些強處來加深觀者印象.
可以將demo reel燒在DVD裡到處寄, 但在這個時代最有效率的作法是將它放在網路空間裡, 讓人隨時都可點閱, 就我看了這麼多徵人的資訊, 幾乎每一間都希望求職者能提供可以直接線上瀏覽的demo reel. 如果有時間又有設計網站的能力, 就架一個自己的官網把所有資訊都放上去, 不然youtube也是個絕佳選擇.
實習
剛畢業時我有一個想法, 除非是非營利機構, 否則只要是商業導向的公司, 我就不願意為他們免費做事, 因為憑什麼公司在賺錢, 而我貢獻出的那一份心力不能獲得報償? 在當時經濟情況還不算太壞時, 我確實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算時薪的實習工作. 被解雇後雖然又在一個月內找到一份正職的時尚雜誌video editor, 但因為覺得屬性跟自己不合便拒絕, 結果景氣便一口氣跌到谷底, 我也跟著一路待業到現在.
後來我想通了也改變自己的想法, 與其一個禮拜四天賦閒在家(當時只做一份為了保持OPT的實習), 還不如拿這時間去換實際的經驗. 於是今年初開始我一口氣做三份實習, 一個禮拜五天都要工作, 弄得跟正職沒兩樣. 雖然其中只有一份實習給我少少的補助, 但我從這之中所獲得的實務經驗與技巧, 實在多到無法估量, 完全不是在學校的學習可以比得上! 況且美國的情形又與台灣不同, 在這裡他們非常重視實習經歷, 算是正式工作經驗的一部份, 不論是否有支薪. 況且還能拓展我們國際學生最欠缺的人脈. 另外, 實習工作也是要稍加挑選的, 因為其中有些根本只是叫人去跑腿打雜, 或者只做些非常無趣的例行工作.
求職網站
求職最快也最好的管道, 永遠都是人際網路. 我們雖然沒有這東西, 不過沒關係, 有網際網路, 一樣能達成我們的目標!
Craigslist: 裡面有三項分類有我們的機會, 分別是art/media/design, TV/film/video與web/info design. 工作類型包羅萬象, 正職, 接案, 兼職, 實習都有, 因為流量大, 大小公司甚至個人都會在這裡打徵人, 通常公司不會吐露自己的資訊, 另外小心詐騙.
Motionographer: 知名的motion graphics業界網站, 來徵人的多是具備一定規模的工作室, 來自世界各地並大都附上關於自身的詳述. 正職, 接案, 實習都有.
Mandy.com: 電影工業相關的專門網站, 除了找工作外, 還可以在這裡找演員, 製作團隊, 設備等一堆有的沒的. 可刊登履歷.
NYFA: New 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一個專門為在紐約工作的藝術家提供各種資訊的組織, 若你的興趣是藝術行政, 畫廊或美術館管理, 這上面有非常多相關工作與實習機會. 需註冊.
College Central: 為全美大學以上畢業生的工作資訊交流平台, 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專區, 正職, 接案, 兼職, 實習都有, 可刊登履歷, 不過登在上面的工作機會幾乎都不怎樣.
Creative Circle: 類似台灣104的人力仲介網站, 在上面填好寄出自己的履歷後, 他們便會寄相關工作機會給你, 幾乎全是接案工作, 對能力與工作經驗的要求也都非常高.
Creative Head: 跟Creative Circle性質相仿的網站, 但徵人的多是世界知名的動畫與遊戲工作室, 工作機會散佈世界各地. 可刊登履歷.
SVA: 有機會回鍋學校或許也是個不壞選擇, 看看坐在10樓辦公室裡的那些人吧!
Hoenet Inc.: 這是一家風格很特別又很可愛的工作室, 還拍了一堆stop motion的作品, 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網站上的Contact裡找到寄履歷跟Demo Reel的方法.
StudioDaily: 今天在網路上搜尋Tutorial時意外發現的好站! 裡面資訊似乎非常豐富不過我還沒時間仔細瀏覽, 大家自己花時間挖寶吧! 它的工作資訊版分類非常明確, 是至今我看過最好的. 可刊履歷.
以上是我所知並篩選過的最佳工作資訊來源, 性質可能比較偏後製與motion graphics, 因為我大多在找這類工作, 若大家另外有好的求職資訊來源, 歡迎繼續補充. 不用浪費時間在類似Monster之類的網站上, 那裡的工作機會不但少又不符合我們的需求. 另外找自己喜歡的公司直接投件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有組織的工作室網站上通常都會有專門收履歷的email信箱, 但我所知道的工作室很少, 這部份就請大家彼此間多交流. 若學校有熟識的老師, 都請不要吝於推薦自己, 把履歷寄給他們, 請他們有機會便將之轉寄給有需要的人, 全都是可行的辦法.
最後, 若找工作對你而言是第一要務, 那就記得所有的求職網站都要天天看, 因為好機會有時稍縱即逝, 隔一兩天再看可能就沒了, 而且一家公司在刊出求才資訊後, 幾天內收到數百封履歷是正常現象, 這時越早就越佔優勢囉!
影展與展出機會
去年我收集了一大堆這方面的資訊, 不過隔了一年都不知存到哪裡去找不到了. 遞出這類申請前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課必須要做: 去確認這項展覽的展出性質. 最好的方法是找出它們歷屆獲選展出的作品來看. 很多影展雖然都設有實驗影片這一分類, 但太過藝術取向的作品還是不會被接受. 去年我因此浪費了大概有幾百塊郵資, 不過今年大家的作品看來應該不會遇上這樣的問題, 但還是盡量選擇能契合自己作品風格的機會展出.
SIGRAPHASIA2009: 不要錯過這個今年底要在橫濱舉行的大盛會, 截止日6/5, 動作要快!
Film London: 去年我在這個網站上找到非常多歐洲影展的資訊, 歐洲影展跟美國影展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完全不收申請費! 雖然郵資較貴但相較下還是會便宜一點. 此外這個網站還有許多藝術家駐村與展出資訊.
netEX: 另一個涵蓋全世界各種視覺藝術Festival資訊的網站, 除影像作品外, 做裝置藝術的也可以在這邊找到非常多展出機會.
藝術家該知道的
我翻譯了一篇有位朋友寄給我叫"藝術家該知道的七件事"的文章, 直接貼上來太過冗長, 所以請有興趣的人自己點連結去看.
今年初時我才下決定暫時放棄創作, 畢竟不先找到辦法自己養活自己其他要說什麼都是白搭. 每個人未來的方向與目標雖然都不盡相同, 但起步時我們都踏在同一個原點上. 希望這些訊息能對大家有幫助, 也祝福每個人最終都能夠追逐到自己的理想, 與保有堅持到底的勇氣, 不忘初衷的決心.
最後, 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棒的想法, "不要吝於肯定與欣賞周圍每個人的成就". 因為身邊每個人的好, 都能幫助並帶領我們變得更好!!
有任何有用的新資訊我會隨時補充, 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