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晚留校做好作業離開後, 在地鐵站裡

見到兩個亞洲女孩子, 很吃力地想把幾箱行李搬出站外

在紐約常常可以看見這樣拖著大箱小箱的旅客來去, 我也不特以為意

只有眼睛稍微掃了一下行李大小, 心裡猜想一下大概是剛到但要來長住的人

便從她們身邊走去


錯身而過之後聽到其中一位女生抱怨

"...我真懷念台灣的捷運!"

腳步稍停一下, 再偷聽幾句

那口音確實是台灣人沒有錯

於是我走回去


"妳們要幫忙嗎?"我對其中一位說

她們好像有點呆掉, 大概沒預期會遇到台灣人

反正我就是要去幫忙的, 選了一件最大的拖箱

提著就往上走, 噢, 那真是有夠重

想起自己剛到美國時帶來的那兩箱家當

她們顯得很開心, 不過也太不夠謹慎

出站後我回頭看, 她們正把兩箱比較小的抬上來

卻留了一件搬不動的在樓梯間不管, 這時要是有人拽了就往列車上跑

那可真是不可能找的回來

在心裡責罵了一下, 不過嘴上只叮囑要小心


全出站後我問她們要住哪裡

原來是間Hostel, 她們也只是旅客

剛從尼加拉瓜瀑布玩回來, 兩天後就要回台灣

本來還以為是剛到的留學生之類的, 看一下住址

那離地鐵站不會太遠, 雖然不知道確切位置

但時間已經過九點天全黑了, 找路更難何況還要拉行李

所以就替她們帶路


等紅綠燈時稍微閒聊一下

原來她們已經在美國玩三個月, 然後直喊好想回台灣終於可以回去之類的

我聽到笑了一下, 再看看她們帶的行李

總共加起來比她們其中任何一位都還要重的量

繼續走大約10分鐘便找到她們的落腳處, 簡短說聲再見就返原路回去


********************************


在歐洲三個月, 有時真覺得很不可思議

自己所有的生活居然可以簡化到一個背包的大小帶著跑

那究竟是因為原有的居住太繁重, 還是旅行太簡化, 大概兩者都有. 不過

能與原本的日常做切割, 用最少的牽掛

過段與世事分離的日子, 確實是難得體驗

讓人有機會反省, 是不是在生活裡

附帶了太多沒必要的承載?

於未來, 對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而什麼又是沒那麼需要的

也有更清楚的概念和認識


這次旅行, 還觀察到一個有趣情況

不論是從哪來的自助旅行者, 只要是亞洲人

一定拖行李箱; 相反, 只要是西方人

不論性別老少, 全都背著背包到處跑

連上年紀的夫妻檔都是

四年前我看到大家都樂於當個背包客

這次除我們自己外, 唯一見到一個背背包旅行的東方面孔, 女生

也是個只會說英文的加拿大人, 移民第二代

這個變遷背後蘊藏的文化意涵和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雖然心中有所感觸

不過因為還不是個很確定的概念, 所以暫時不做深入討論

但舉個簡單的比方, 如果有機會

叫一個亞洲自助旅行者跟一個西方自助旅行者

同時將他們的行李箱跟背包打開來檢視

所謂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同便很輕易一目瞭然

再簡單一點, 都以年輕人來說

光是選擇行李箱或是背包

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觀念差別


對這個現象, 也許任何人心中馬上直覺到的疑問會是

"難道體力真有這麼差??"

可是, 看著那加拿大女生和自己妹妹

就會想其實又不是做不到

對此不想多做批評, 可是

看見那些外國女生背著大背包大步向前走

那神情身影中展現出的健康, 獨立, 自信, 神采飛揚

真是深深令我讚賞不已


此外, 印象深刻的

亞洲旅人裡還有某一特定族群, 有男有女

總是衣著光鮮打扮華麗, 像極公子公主

他們更不可能選擇背包壞了自己的優雅

背著背包還能穿有跟的鞋嗎?

背著背包怎麼能夠穿的帥氣美麗?

如果今天身在社交場合, 我會認為他們得體有品味

可是同在旅行途中相遇, 我只覺得

那是在自找麻煩


不論原因為何

那些想盡辦法在行李箱裡塞滿生活中捨不下的一切的人

真的做好旅行的準備了嗎?

那些太過在意自己形象跟他人眼光的人

又真能隨性自在, 用輕快腳步

享受旅行中的苦樂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rlande 的頭像
    farlande

    On the Other Way

    farlan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